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星期

提升市容环境 打造文明召陵


■文/图 本报记者 蒿中刚

万顺街,这条老漯河人都知道的背街小巷如今已成“孝道文化一条街”;龙泰棉麻小区,由两个无人管的老旧小区变成一个“同心苑”;漓江路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这些都是召陵区创文工作的“网红”。召陵区在创文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三无”小区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志愿服务活动、城市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打造出一个新时代文明召陵。

“三无小区”变美好家园

9月18日上午,解放路19号院的住户刘纪霞向记者介绍墙上张贴的小区新老模样对比照片。“这里以前像不像一个垃圾堆?破烂不堪的小厨房、小杂物间……楼下遍地垃圾,楼上住户随意往下扔垃圾!”

在这个院已经住了20多年的老住户黄金华接过话:“现在,违章建筑全拆了,地面硬化了,墙体粉刷了,还安装了隔离网,楼上想扔垃圾也扔不下来了……”

近年来,召陵区在“三无”小区整治工作中,以加强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党支部引领小区日常管理工作,老旧小区面貌为之一新。

在各街道党工委成立“三无”小区党支部,下设党小组,搭建起 “街道大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建体系;各小区党支部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等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安排不同任务,带领小区居民群众加强小区建设,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其中,处在老城区的天桥街道成立“三无”小区党支部35个、党小组62个。

背街小巷成靓丽一条街

“我们这个社区背街小巷有30多条,每条街一个主题,如‘火车文化一条街’‘天桥影像街’……这些街整治前的照片我都留着,感觉特别有纪念意义!”召陵区天桥街道万祥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佟广惠告诉记者。

为从根本上改变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处“脏乱差”现象,召陵区在全面排查、列出整改计划的基础上,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对铁路线、国道、省道、主次干道两侧和“城中村”、背街小巷、废弃厂院、河道水域、施工工地等开展集中整治。

在整治背街小巷的同时,召陵区还对辖区解放路、人民路、漓江路、纺织路、衡山路、金山路、八一路等沿线空中管线进行套管捆扎,累计套管捆扎电线1.8万米、拆除废线1万多米;对建成区滦河路、漓江路等主次干道破损路面进行修补,修补面积约7000平方米;对人民路、解放路、滨河路等路段更换安装“六防”井盖约60座,完成了人民路全线修补。

志愿服务引领城市新风尚

援助困难人群、关爱空巢老人、维护交通秩序……这些画面是召陵区最美的风景。截至目前,召陵区有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41支、注册志愿者4万余名,活跃在家政、养老、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领域,成为建设文明幸福召陵的强力助推器

燕山社区社居委主任李艳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经常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有200多人,每周六坚持到小区开展维修小家电、配钥匙、理发、磨刀等服务活动。针对我们社区孤寡老人多的特点,我们组建了‘妈妈团’,每周上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做饭,陪老人聊天。”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志愿者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打造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召陵区始终把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在区、镇(街道)、社区、各级文明单位普遍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积极支持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志愿服务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如今,志愿服务理念在召陵区已经深入人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近年来,召陵区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乱停乱放问题,管得过紧,容易引发矛盾,管得过松,会直接造成城市的杂乱无章。”召陵区城管办执法协调中心主任陈争元说,“我们每天从早上五点忙到晚上十点,要求自己腿勤、嘴勤,耐心做大家的工作,以文明执法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除此之外,召陵区城管办还在辖区学校附近设立城管护学岗,在对学校附近摊贩加强管控的同时,严格管理违停车辆,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时”的要求,采取错时巡查与高峰值守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早晚高峰期的交通秩序和维持管理工作,确保人流高峰期学校门前无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现象,保证交通秩序通畅以及师生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对车辆违停、流动摊贩、违规养犬等加强综合管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打造美丽整洁的居住环境,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迈向新台阶。”召陵区创文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召陵区实施“五进网格”,将街道办事处领导、社区干部、城管执法队员、清扫保洁管理员、信息采集员统一纳入网格,形成19个大网格,实行分块管理;各办事处根据工作实际细化网格,将办事处领导和社区干部100人纳入小网格,定人、定岗、定量、定责,实现创文工作全方位、全覆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文明乡风吹进每家每户

近年来,召陵区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丰富为目标,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仅让乡村居民享受到文明乡风的累累硕果,还让乡风文明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破除陈规陋习、匡正不良风气,召陵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活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制定村级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操办标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成为新风尚。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

召陵区还在各村建设集文明宣传、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各村建立农家书屋、文化服务中心,安装网络宽带,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不断发现、培育新人,加强业余文化团队管理。目前,召陵区已建立剧团、舞蹈队、合唱队、民舞队、书画队等各类文体团队,组织编演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走出了一条“以文补文”的文化产业路子。

解放路19号院的居民正在改造后的院子里健身。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