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

播下爱国的种子


■张海燕

2020年的春天,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正常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居家隔离的日子,百花齐放的春天近在咫尺,却无法踏足,所以,阳台上绽放的茉莉花,让我心中有无限欢喜,更有无限感慨。

居家隔离的日子,儿子总会怀念他跟着我去旅行的日子,还会感慨地说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听指挥,总到处乱跑。我趁机对他进行一番说教:目前待在家中,不出门,不乱跑,不给国家添乱,就是爱国。在这场疫情中,那些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门口执勤的志愿者、飞驰在街头的快递小哥,那一批批运往武汉的医疗物资、一件件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生活用品,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要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无限自豪。

以前,每次到北京旅游,每到一处,我都会给儿子讲中国曾经遭受的苦难,讲中国的革命和发展史,讲一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故事,讲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在他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让爱国精神能代代相传。

在北京,除了颐和园和科技馆外,我带儿子去得最多的是中国博物馆。第一次去时,儿子才六岁,我领着他走马观花地从地下二楼转到地上四楼,能看多少是多少,能记住多少是多少。小小的人,穿越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中,虽然不知道文物的前世今生,但他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地问我这个是什么年代的、那个物品的功能是什么,我边看注释边给他讲。

当时,我真以为他是看热闹的,直到有一次看电视上的一档少儿比赛节目,当节目中出现唐三彩的图片时,儿子看了一眼,抢答说是唐三彩。我问他怎么知道,他说在国博里见过,他说还记得许多我给他讲过的知识呢。

等儿子上小学后,再去国博时,他就不用我讲解了,他边看边念注释,遇到不认识的字才问我。一般情况下,从国博出来后,我都会带他去天安门广场上转转,给他普及爱国知识。

走在天安门广场,抬头就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不远处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雄伟又壮观。有一次,我欣然看到,这小小的人儿,竟然在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庄重地举起了右手,行了少先队队礼。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