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保真(中)和万国庆夫妇。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亲历者,百岁老人与共产党同成长,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见证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今天起,本报推出“庆祝建党百年 寻访百岁老人”系列报道,寻访我市百岁及以上老人,分享他们的百年记忆,讲述他们跨越世纪的人生故事,展现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在市区金地翠园小区,提起101岁的许保真老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她虽已年过百岁,但仍精神矍铄,被邻里称为“老寿星”。日前,记者走进老人家中,了解她的人生故事,探寻她的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感党恩
生活幸福比蜜甜
许保真生于1920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她经历了生活的起伏,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出生于战乱年代,老人至今仍记得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她告诉记者,在日军攻打河南时,每当有飞机飞过,她和家人就拼命奔逃,躲避轰炸。河南遭遇大饥荒的时候,她和丈夫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逃荒到陕西宝鸡,找了份工作,才勉强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许保真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生活渐渐好起来。丈夫在外做木工,许保真操持家务,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安稳。许保真十分勤快,一边照料全家人的生活,一边种菜卖菜、干些零活,和丈夫一同撑起家庭。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有好吃的她总让家人先吃,自己则少吃或不吃;她悉心照顾公婆,赢得了邻里的赞许。老人心地善良,遇到家庭有困难的人总想帮一把。她还常常教育子女对人要真诚、友善,能帮别人时就伸手帮一把,平时做事要踏实勤快、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她的孝善之举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如今,许保真儿孙满堂,晚辈们都十分孝顺,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尽享天伦之乐。
面对如今美好的一切,许保真感慨万千,她常对身边的人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太幸福了,日子过得比蜜甜。感谢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的好日子,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
生活规律心态好
四世同堂乐融融
当天下午,记者见到许保真时,她刚睡午觉起来,儿子万国庆和儿媳妇翟秀花照顾老人在沙发上坐下,给她倒了一杯水。“俺妈生活很有规律,每天都得睡午觉。”万国庆告诉记者,许保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是老人的大儿子。多年来,他们夫妻俩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的睡眠特别好,每天晚上八九点睡觉,早上七八点起床,中午吃完饭再睡两个小时。老人也笑称自己“能吃能睡”。
每天早上老人都要喝一杯奶、一碗五谷杂粮熬的粥,以及小炒、鸡蛋,再加上一块红薯或馒头;中午吃一大碗面条,或是米饭、菜;晚上老人吃得比较少,喝一杯奶,吃点水果。
“俺妈胃口好,吃得跟我们一样多。以前还爱吃红烧肉,有时还和我们一起喝点小酒。”万国庆表示,“俺妈常年保持着喝奶的习惯。以前喝牛奶,这几年听说羊奶营养丰富、容易吸收,俺专门买了羊奶粉和羊初乳让俺妈喝。”
许保真老人虽然已经101岁了,但思路清晰,记忆力也很好。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不喜欢久坐,坐一会儿就要站起来活动活动。
许保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新闻联播》。“俺妈平时爱看新闻,看完新闻就给我们讲讲内容,让我们也多了解国家大事。”万国庆说,母亲因为经常看新闻,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她都能叫出名字,许多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件也记得清清楚楚。
说到许保真的长寿秘诀,万国庆和翟秀花一致认为,关键在于老人心胸开阔、遇事心态平和。“她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能笑着面对,身上充满正能量。”翟秀花说。
同时,许保真的健康长寿也与子女的悉心照料密不可分。老人床头有一只玩具青蛙,一捏就会“呱呱”叫。这是万国庆夫妇专门给老人买的,平时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一捏青蛙,夫妻俩就会立刻来到老人身边。“俺婆婆虽然子女多,但她还是习惯跟我俩一起生活,毕竟磨合几十年了。”翟秀花告诉记者,婆媳俩关系很好,经常坐在一起说笑,跟亲母女一样。
许保真过百岁生日时,晚辈都赶来为她庆生,四世同堂,十分热闹。“我们这个大家庭有几十口人,一直很和谐,这是因为母亲把大家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