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丽
小时候的除夕夜,奶奶总会说:“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要‘熬’富贵,谁能熬到新年,谁就能得到富贵。”靠“熬”就能得到“富贵”?富贵来得如此容易?那就试一试吧,看能否熬出“富贵”来。
悬挂在梁上的电灯发出黄白色的光,照得屋子暖暖亮亮的,姑姑和村中同龄的姑娘围着桌子打纸扑克。你出一张,我出一张,你一句,我一句;谁赢了,谁输了,谁出错了,都可以是欢乐的理由。她们不时传来的大笑声,把小小的房间渲染得如同五月田间。
小小的我看着桌子上无序的纸牌,看着她们喜悦的脸庞,听着她们喧闹的笑声,虽然不太明白出牌规则,但也感染了那份快乐。我一会儿把奶奶烤的红薯给她们拿过去一块,一会儿吃糖块和瓜子,一会儿和妹妹在屋子里跑上几圈,喜悦像被发酵,越积越多,无尽的快乐和幸福,仿佛一不小心就会从胸口溢满流出。
也不知她们玩到了什么时候,我醒来时,已是新的一年了。
那晚的灯光,那晚的欢笑,那晚的气氛,深深印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后来,村里先富起来的人家有买了黑白电视机的,除夕的晚上,我们就被这个小小的电视机吸引去了。
那晚,他家的院子里挤满了看电视的人。电视机放在了院子里,有人自己带了凳子,没带凳子的就站着看。主人忙着招呼来看电视的人,小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很是热闹。节目开始了,关掉所有的灯,电视屏幕在夜色中发出幽蓝的光,人们的注意力马上被精彩的节目吸引了。相声、小品、歌舞、戏曲……每一个节目,对几乎没有娱乐节目的农村人来说都是文化的盛宴。灯光映照在人们乐呵呵的脸上,直到节目结束,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全然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终于可以坐在自己家里看电视了,因为,自己家里也买了台电视机。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我就开始一天一天地盼着除夕夜的到来。日子过得好缓慢啊!今年的春晚都有什么节目呢?还是去年的主持人吗?我喜欢的那个歌唱家还会登台表演吗?有搞笑的小品吗?
在这样的期待中,终于等来了除夕夜。我们吃完饺子,剩下的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在欢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准备好瓜子花生水果,将屋子里的灯全部打开,我们坐在被窝里吃着零食,看着节目,全身心投入。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除夕的晚上,忙完了一天的琐事,吊灯柔和多彩的光线给屋子带来了温馨,孩子和爷爷奶奶在玩“接竹竿”的游戏,桌子上是各种水果和零食,背景墙上挂着大大的液晶彩电,主持人熟悉的声音已经响起,春晚就要开始了。这段时光,将有精彩的节目陪我们度过。我边看电视,边给远方的亲戚和朋友发信息、回信息,因为有了手机,隔得很远的我们也能很快接收到彼此的消息和问候。
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今的除夕夜,外面灯火通明,屋内温暖如春,看着桌子上的各种零食,我拿起智能手机,隔着城市,越过国界,在视频聊天中拜新年、发祝福,参与电视节目中的各种互动,竟无暇顾及春晚精彩的节目了。
除夕夜的变化是巨大的,这让我想起了奶奶的话语:“熬”富贵。所谓“熬”,应是对一件事的坚持和努力,是苦苦干下去的雄心和壮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