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自力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到外婆家坐坐,因为我惦记着她家的厨房。
外婆家的厨房简单,却收拾得极为干净。哪儿是码柴的、哪儿是搁菜的,井井有条。灶台旁有个木质案板,用了好些年了,好像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用。让我惊奇的不是案板始终光洁如新,而是案板上的木砧板。外婆说,她家的木砧板都是外公用香樟木做的,不仅耐用,还防虫蛀。外公是木匠,做个砧板自然是小菜一碟。即使这样,外婆也不舍得常用,切菜时总是那么温柔,生怕把樟木砧板切坏了。有一天,我在玩捉迷藏时,竟在阁楼里发现了十几个木砧板,整整齐齐地被捆在一起。我细细地摸着那些木砧板,看着那些好看的条纹,突然觉得外婆好幸福。外公为她做了这么多木砧板,够她用一辈子的了。
厨房的一个角落里有个圆形的木桶,那是外婆用来装米的。外公把香樟树锯成木板,然后钻眼钉上木楔,拼成了一个圆形的木桶。整个木桶没有用一根铁钉,也没有用铁丝去箍,但结实耐用。那时,这样的桶在农村极为罕见,一般人家都是用箩筐来装米。
听外婆说,为了做这个米桶,外公驾着牛车到很远的地方买回香樟木,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做好。这个木桶除了用来装米,外婆还喜欢把鸡蛋藏在米里。那时鸡蛋很金贵,但每次我去外婆家总能吃到。后来,外婆干脆把一些零食也藏进米桶,不让舅舅们偷吃。以至于我每次到外婆家,嘴里说是想念外婆,实则是惦记着米桶里的美食。
厨房里还有一口很大的水缸,立在那里很多年。听外婆说,这口水缸是她和外公从外地拉回的,当时应该是村里最大的一口水缸。外公总是天刚亮就去挑井水,直到把水缸挑满才外出做活。那口大水缸的水足够外婆用上几天的,因此很多人羡慕外婆家有口大水缸。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缸裂开了一个口子。外公就请了一个巧匠将裂口补好了,从此再也没有漏过水。后来,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水缸才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外婆家的水缸一直用着。她说当年拉这口水缸挺不容易的,她舍不得丢。
外婆的厨房里藏着故事,这是我在外公去世后才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