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茼蒿又叫蓬蒿,大概是形容它繁茂易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我们老家叫它菊花菜,其叶子呈羽状,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因此得名。
茼蒿性喜阴凉,不耐高温。春寒料峭之时,各种时令菜蔬还没有影儿,茼蒿就已冒出了一层新绿。芽儿初萌,很是耐看,细细碎碎铺满了地面。待到农历二月三月,再去菜园瞧瞧,茼蒿茎秆已翠绿如玉,叶儿层层张开,像欲飞的小鸟。
我喜欢在清晨挎着小篮去掐茼蒿。茼蒿味儿如晨风一样,也是凉凉的,嗅之清新怡人。茎秆儿嫩生生,轻轻一掐,应声而折。茼蒿掐过后还会再萌发,似乎取之不尽。难怪陆游说:“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过茼蒿的吃法:“取蒿尖,用油灼瘪,放鸡汤中滚之,起时加松菌百枚。”这吃法有点儿复杂,其实茼蒿恬淡随和,做起来简单易行,或清炒或凉拌或汆汤或摊饼,做蒸菜、配馅儿、下火锅,随意调剂,皆风味独特。
清炒茼蒿是一道家常菜,将辣椒和蒜切碎放入锅内煸香,再加茼蒿炒软,最后加其他调味料炒匀,出锅淋上香油即可。一盘上桌,翠绿映目,味道清香柔嫩。夏天炎热,来一盘凉拌茼蒿很不错,将茼蒿放入白开水里焯一下,拌上盐,淋上香油、老陈醋,吃起来鲜美嫩滑、甘酸爽口。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吃母亲做的茼蒿饼。取茼蒿切碎放入大碗中,在碗中放入面粉,打一个鸡蛋进去,放少许白糖、食盐、鸡精调味,再加适量的水调成面糊,入锅摊成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嫩绿的茼蒿与金黄的蛋花相间,赏心悦目,闻一下清香袅袅,吃一口鲜香爽脆。
茼蒿营养丰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在中国古代,茼蒿还特别受帝王将相的喜爱,所以又叫“皇帝菜”。当时有“烹茼蒿羹”“炙茼蒿鱼”“拌茼蒿菜”“烧茼蒿元”等许多流行菜式。在民间,茼蒿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打老婆菜”,其实这是因为茼蒿下锅烹煮后,体积大幅缩小,原来一大锅变成一小盘。据说有一个莽夫,并不知道茼蒿菜有这一种特性,怀疑老婆馋嘴偷吃,于是挥拳打去,这就有了“打老婆菜”这个名字。
普普通通的茼蒿,上得了豪门盛宴,进得了百姓厨房,活得素雅恬淡,身处红尘,不媚不扬,始终带着脆生生的绿,滋养着柴米油盐酿成的烟火人生,这大概就是我们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