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16日 星期

那份美好


■特约撰稿人 张一曼

最近工作繁忙,生活琐事又多,我觉得身心俱惫。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手机震了一下,我拿出来一看,是一位书友发来的一条信息:“一曼姐,来公司的路上,从身旁走过一个人,我看着可像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瞬间笑了起来,觉得脚步也轻盈起来。

以前也有或同事或朋友或学生,发来消息说在他们的生活里见到了“我”,有的甚至会反复强调说,虽然他们也觉得那不可能是我,但就是觉得太像了。一位已上了高中的学生说,听现在的语文老师讲课,他有好多次都觉得是我在给他们讲课,哪儿哪儿都像。有个在外地上学的学生说,他在一条街上见到“我”了,喊了好几声,说“我”不理他,委屈得很呢。听他们这样说时,我除了发出“自己长了一张大众脸”的感慨外,心底还泛起时常被人“记得”的甜蜜。

也总有朋友或同事对我说,她们周末逛街看到某家店里的衣服时,就觉得那是我喜欢的风格。听后,我乐得跟什么似的,连自己的喜好都被别人“记得”,我的心情瞬间如棉花糖一般甜软。

我爱在微信朋友圈发自己的生活、心情或是小想法。一天上午,一位朋友发来消息问:“你咋两天都没发朋友圈了?”我诧然:两天,两天很久吗?我自己并没意识到。这样的“记得”,像是鼓励又像是肯定,能带给我欣喜和力量;这样的“记得”,有拂去心尘的魔力,让我也开始学着“记起”他人。对同事由衷的赞美、对朋友善意的提醒,推心置腹的一次交谈、擦肩而过时一个会意的眼神……这些不过细微如毫,却也覆盖得了日常的平淡和琐碎。

当沮丧、懊恼、挫败将要把我们压垮时,当身心疲累时,被“记得”,就是这世间的点点星火,它虽不及烈焰的炽热,但足以点燃希望,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生命本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被“记得”,很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