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星期

人老话多怎么办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岁数话多一般来说不算病,而属于心理年龄特征。

但是,如果人老话多过头了,整日唠唠叨叨,就属于心理障碍,应该进行心理调整了。

为什么人老容易话多呢?

总的来说,人老话多是一种老年人回归心理的表现。所谓回归心理,就是迷恋过去,喜欢沉浸于回忆中,不愿意面对现实。随着生理功能的老化和社会参与度的降低,有些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容易回归到过去的岁月,有时甚至会回归到儿童时代,表现出孩子般的心理。

在回归心理作用下,人老容易话多还有几个具体原因:

第一,这是老年人排除孤独的一种方式。多数老人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为排除寂寞,只好借助于唠叨。

第二,这是老年人对晚辈过度关注的表现。由于回归心理的作用,老年人容易感慨良多,喜欢对晚辈进行传统教育,从而过分关切,近乎啰唆。

第三,这是老年人心理指向内化的表现。老年人由于精力不足,许多事不能直接参与,这种人际关系的退缩增加了他(她)对自己的关注,容易借助话语表达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

第四,这是老年人大脑退化的表现。老年人的大脑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因而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话语重复。

第五,这是老年人记忆老化的表现。老年人对眼前的事情容易遗忘,刚刚讲过的话很快就忘记了,便总是重复同样的话。同时,老年人对往事的记忆力好,容易津津乐道于陈年旧事。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老话多这个问题呢?

第一,老年人要主动进行心理调节。

老年人对自己的心理要了解。能对自己人老话多有所觉察就是自我调节的前提。自我心理调节的一个原则就是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每天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不会因闲着没事而话多了。这叫做家庭作业法。同时可以采取社会影响法:在老人又开始反复重提旧事的时候,由老伴儿提出去散步的建议,到外面的环境放松放松。另外还可以采取活动替代法:参加一些社区的公益活动,或者去老年大学一起看看书、练练字、打打拳。生活充实了,就没时间唠叨了。

第二,需要家人特别是晚辈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晚辈要了解一些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理解老人。有了理解,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其次是积极疏导老人,比如鼓励老人学画画、练书法,培养兴趣爱好。同时,多给老人找些事干,使老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是适当陪伴老人,比如晚辈可以利用休闲时光陪同老人出游,既增加了亲子感情,又营造了家庭氛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厌恶疗法”帮助老人进行心理调整,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家人也来一回“唠唠叨叨”,让老人为此感到厌烦,就会主动控制自己,不那么唠叨了。

如果老人特别爱回忆自己一生的成败得失,那么,做儿女的除了倾听外,不妨建议老人动笔写出来,留给后人。这样既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失为家庭的一笔精神财富。如果老人文化水平有限,晚辈可以帮助整理。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并没有多少文化,却硬是在儿女的帮助下,把自己几十年的坎坷人生写出来印成了书。这本书既是一部很好的家史,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让老人有一种成就感。不难想象,这样的老人还用得着每天唠叨吗?据学习强国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