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西湖学校提供
■本报记者 尹晓玉
马晶晶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湖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多年来,她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朋友,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学中,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互动,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她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总是在全校名列前茅。
2013年,马晶晶从安阳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招教考试进入召陵镇第二初级中学任教。2019年,她再次参加全市的招教考试,被西湖学校录取。
6月9日上午,马晶晶踏着上课铃声走进七(3)班教室。看到她站上讲台,学生们热情地喊着:“老师好!”临近期末考试,她带领学生复习了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中的含参不等式,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如何去解含参不等式。
教学中,马晶晶在每节课前都会下大功夫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怎样用最少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每次上课,她在讲完课本的基本内容后,都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交流互动的时间,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参与中进步。课后,她安排的作业形式多样,数量适宜。由于她的不断探索、努力,她带的班级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成绩在年级排名第一。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她主张不打骂、不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多时候她都是采取谈心聊天的方法,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她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朋友,不管他们成绩如何,都精心呵护他们成长。时间长了,学生们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向他求助,还会把心里的秘密偷偷写在纸条上跟她交流。“他们会给我写纸条,不留姓名。其实看字迹我就知道是谁,但我一般都装作不知道。我会认真帮他们想办法,再把纸条放回约定好的地方。”马晶晶说,她经常收到“谢谢老师”“老师节日快乐”等字条,每每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不懈的努力让马晶晶获得了不少荣誉。她先后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市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2018年,她发表了题为《论中学数学建模》的论文,获得市教育局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踏上讲台,我就要成为学生们最信任的人。这驱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马晶晶说,未来,她将继续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