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17日 星期

工地上的中秋夜


■马亚伟

30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四十里外的一处建筑工地上班,母亲负责在家种田。那年中秋节,虽然放假了,但父亲因为要看守工地,一家人不能团团圆圆过节了,母亲为此没少抱怨。

中秋节的上午,我和妹妹跟母亲下地干活。下午没事了,母亲怅然地说:“你爸过节也回不了家!”忽然,她双手一拍,兴奋地说:“咱去工地看他!”大概是为自己的灵机一动而得意,母亲眼睛里亮亮的。

我们带上月饼和煮的花生等去找父亲了。母亲骑一辆“二八式”自行车,妹妹坐在横梁上,我坐在后座上。母亲平时很少骑车,加上身材比较瘦小,驾驭大大的自行车有些力不从心。不过那天她骑得非常平稳,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的路说:“咱不着急,骑慢点儿,天黑前到就行!”她颇为兴奋,仿佛要带着我们奔向幸福驿站,我都能听出她的欣喜和憧憬。

我和妹妹则坐在自行车上看风景。骑了一段路,母亲有些体力不支,她招呼我们下车,休息片刻再出发。就这样,我们三个人走走停停,三四十里的路竟走了小半天。母亲累得额头上直冒汗,再加上激动和紧张,脸上红红的。妹妹还小,她倒是很享受这样新鲜的旅途,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心里只盼着快点儿到,坐在后座上纹丝不动。

天擦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工地。父亲见到我们,眼睛里闪着惊喜的光,张大嘴巴却说不出话来。他的神情特别有意思,也不跟我们打招呼,反而四下望了望,大概是觉得自己在做梦。四下望望后确认是真的,他才眉开眼笑地说:“好家伙,你妈真厉害,这么远的路带你们两个来!”

偌大的工地上,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看守。那年的中秋夜,我们一家人就在简易的工棚里过起了节。父亲张罗了点儿吃的,母亲把带来的花生、月饼之类的拿出来。母亲把一块月饼小心地分成四份,边给我们分边说:“一家人团团圆圆才算是过节呢!”我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虽然没有像样的中秋宴,但我们吃得无比香甜。那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中秋节,觉得挺新奇。

一会儿,月亮爬了上来。妹妹在门口喊起来:“快来看呀!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真好看!”我们都出了门。月光下,父亲和母亲的笑容更加温柔。我们聊聊家常、谈谈收成、讲讲未来,有时轻声低语,有时开怀大笑。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夜风中,空荡的工地多了几分温情。妹妹开心地说:“今年的中秋节跟在家里过一样,这里就像是咱们的家。”

简陋的工地、简单的饭食,却带给我们浓浓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