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我的爱好有很多,尤其喜欢写诗。写诗既能记录我的生活,又能表达我的情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79岁的杨贵州说。从国网漯河供电公司退休后,他醉心诗书,晚年生活精彩而充实。
杨贵州住在滨河·颐景园小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书,不时喝口清茶,怡然自得。杨贵州卧室的书柜上摆放着大量书籍,文学、历史、传记类书籍都是他最喜欢的。他说以前工作时常与文字打交道,如今退休后依然保持着阅读习惯。
与杨贵州聊天时记者发现,他的思路很清晰。他表示,这与平时写诗有关。“离乡军涯行,向北到昌平。军训楼子庄,成了一个兵。下到老连队,怀柔是兵营。长城脚跟下,营房山沟中……”这首创作于1983年的《军旅生涯行》总能将杨贵州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过去,和战友并肩执行任务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写的每首诗都是我的人生记忆。”杨贵州说。
杨贵州一生所写诗词不计其数,其中不少已遗失。儿女们从他的现有作品中择优成册,印制了诗词文集《岁月如歌》。“举目皆秋色,繁叶成黄红。天上稀星远,人间月影清。云雾罩高楼,睡起秋韵中。流水清悠悠,落叶秋意浓。”这首名为《深秋抒怀》的诗写于2023年11月,是杨贵州看见满地落叶时有感而发的。翻看这本诗集记者发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感悟体会都给了杨贵州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人间美好五月天,小满节气百花鲜。江河渐满水丰沛,麦子拔节浆灌满……”采访当天恰逢小满节气,杨贵州向记者展示了刚出炉的作品。对他而言,写诗是顺手拈来。这不仅得益于长期阅读奠定的文字功底,还缘于他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心中有诗意,岁月不会老。”杨贵州这样总结自己热爱写诗的原因。
杨贵州的卧室不大,除了书柜,还有一张摆放着纸笔的书桌,整个房间充满了书香气息。杨贵州每天都会站在这张书桌前练习书法。采访时,杨贵州向记者展现了自己的书法功底。只见他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几分钟时间,一幅笔力雄健的书法作品就呈现在记者眼前。
“书法是除了看书、写诗之外我的另一大爱好。”杨贵州说,他的书法是自学的。年轻时他工作繁忙,练习书法的机会不多,退休后便投入书法练习中。
杨贵州最喜欢大气磅礴的毛体书法,最常写的是毛主席的诗词。“在一幅毛体书法作品中,字的大小、粗细和间隔往往不同,却排列得错落有致,极具书法魅力。”杨贵州说,“每次写毛主席的诗词都感觉豪情万丈。”
杨贵州认为,对老年人来说,练习书法动静结合、柔中带刚,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因此,他多年来从未觉得练习书法枯燥,反而越写越喜欢。身边的朋友向他索要书法作品,他也总是有求必应。“书法是国粹,我想带动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杨贵州说。
每天沉醉在书香、墨香中,杨贵州的晚年生活充满诗意。“人到晚年,身体机能虽然不如以前,但只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一样过得有滋有味。”杨贵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