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服务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 张晓甫

通 讯 员 孙海强

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质量。市市场监管局狠抓质量建设的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助推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为企业发展“铸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出台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机制,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质量奖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省长质量奖”企业1家、“市长质量奖”企业32家。持续开展“商标强企”工程,促进我市商标注册数量迅猛增长。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申请注册商标7756件,同比增长26%;成功注册商标5873件,同比增长78%。目前,我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人拥有量和驰名商标万人拥有量均居全省前列。

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企业发展“壮骨”。以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和标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制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我市深入推进与中标院的战略合作,目前,战略合作项目组已起草《漯河市标准化战略规划2019~2025》《食品安全标准化研究报告》《食品安全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商贸物流标准化研究报告》《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五份草案,为我市争创全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国首家设立了“市长标准奖”,鼓励企业参与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制定。近两年,该局帮助全市重点企业先后制定食品生产加工标准88项,参与制定与食品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9项。10月19日,我市发布实施调味面制品团体标准,填补行业国内空白。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保证调味面制品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了“三降”,降低盐、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比例;首次引入生物毒素控制指标,弥补了生物毒素无控制依据的漏洞;强化了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着力严把原辅材料关、严控生产过程、严防风险隐患,助推生产工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及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为漯河调味面制品企业赢得转型发展先机。深入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对照国际标准等开展达标行动。去年,我市制造业省级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7.53%,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我市被评为“中国质量魅力城市”。

积极实施便捷化检测服务,为企业发展“减负”。该局在对全市重点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改进服务措施,提升检测效能。进一步畅通检测渠道,印发《致全市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和《“三亮”承诺宣传册》,将该局的产品质量检测职责、服务范围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受理电话等内容,向全市企业公示。进一步规范检测时限,把计量器具检测时间压缩为15个工作日,比省里规定时间提前了5个工作日;若遇特殊情况,开辟“绿色通道”,根据企业需要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方便。为了让企业少“跑腿”,该局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开发了计量机构业务管理系统和质量检验业务管理系统,企业可在网上申请检测、查询报告状态、领取检验报告。同时,该局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变坐等受检为主动出检,有效减少企业的送检工作量。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一律免除检测费用。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免除相关项目检测费用800多万元。

积极为企业开展融资服务,为企业发展“纾困”。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今年,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项目申报工作,指导企业用“知本”换“资本”,为企业发展疏通堵点,不仅让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而且可以在贷款利息、专利评估、资金担保、专利保险等方面获得奖补,进一步减轻贷款压力。今年前10个月,市市场监管局发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三项职能,帮助企业累计融资48.39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