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衍会
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
我的父亲当过老师,写一手好字,每年春节前都要写春联。记忆中,农历小年一过,家里就是一片红春联的海洋了,桌椅、沙发上都摆着刚写的春联,几乎无落脚之地。
写春联,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父亲是个有心人,他有一个本子,里面收集了很多春联,这样为左邻右舍写时就不会重复。家中方桌也要擦洗干净,将收在书橱中的毛笔拿出来用水润开,专用的碗洗刷干净,准备好墨汁——父亲喜欢用“一得阁”墨汁,墨迹光亮,有墨香味儿。
父亲写春联的仪式感也很强。写前要洗手,脱去笨重的棉衣,只穿棉马夹,利利落落的。家中茶几上还备好茶水和瓜子,以免客人在等待过程中着急。春联纸有些是裁好的,有些没裁,父亲还得替他们裁开。裁纸有一定技术含量,大小、长短、尺寸等都有讲究。这件事一直是父亲在做,他也曾让我学过,但我不敢下手。
但牵纸是我的工作,就是父亲写时我在一旁帮他按着纸,父亲写一个,我就轻轻拉一拉;一副春联写完,再与父亲一边一个,小心地抻紧,放到空地上。小的“福”字儿和春条、横批,我一人就可摆好。父亲写字很快,一两个小时就可写满家中所有空地。第二天一早,我和父亲就将干透的春联拾起、卷好,用细绳绑好,等着主人来取。
父亲写的春联内容大都是传统的,像街门上一般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等。家中的房门上,我印象最深的是爷爷的房间,年年都写“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我考上中专那年,父亲破例在我的房门上写了副有些另类的春联“蟾宫折桂日,金榜题名时”。对其他的春联内容,我却记得不多。
还记得小学时,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一位高年级女生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摘抄春联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果然写得好。还有我一位同学,毛笔字写得好,小学五六年级时就能写春联。我父亲对他的字也是赞不绝口,让我既惭愧又羡慕。
如今,年过七旬的父亲春节前还是要准备纸笔,写几张“福”字或春联什么的……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记忆中那些红红的春联,就像一团团火焰,温暖了岁月、抚慰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