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华文菲
从我记事时起,我的家乡北舞渡就有很多小吃,如胡辣汤、豆沫、豆腐脑、热豆腐、杠子馍等。这些小吃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家乡人,还蕴含着厚重的饮食文化。但有一种小吃例外,它就是油茶。
说起油茶,里面还有个动人的小故事。大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舞渡中山街有一姓祁的男人,他的妻子常年生病,常带着妻子到各地求医。有一次,妻子病情严重,他们在西安的一家医院一住多日。男人虽顶着沉重的压力,但也不愿放弃给妻子治疗的机会。医院高昂的花销让光出不进的男人吃不消了。后经好心人介绍,男人白天安顿好妻子后就去一家油茶店打工挣生活费。经过多日的相处,店老板看男人忠厚实诚、吃苦耐劳,就在每天晚上收工后让他给妻子带一碗油茶回医院。妻子久病吃药,吃啥都没有胃口,但对油茶不排斥。店老板八十多岁。据说,他家的油茶配方是清朝雍正年间祖上从宫廷里带出来的,从不外传。但男人对妻子的真情感动了店老板,他就把油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外加一把铜制的大茶壶一并送给了男人,并嘱咐说:“油茶不仅能养生,还是你养家糊口的营生。”
男人从西安回来后,便开始动手准备原料:花生米、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小麦粉、白糖、五香粉等。把锅先烧热,放入麻油,再放入小麦粉,用文火炒至麦黄色,把花生、核桃仁炒熟碾碎,黑芝麻也炒熟,枸杞洗干净,把上等的调料磨成细粉。制作的时候,将一锅水烧开,把核桃碎、花生碎、五香粉放进去滚上几滚,把过了筛子的炒面打成糊状,搅进开水里继续煮,煮到散发出香味,再放入黑芝麻、适量的盐、少许白糖和枸杞,当煮到发出浓浓的油茶香时出锅,倒进大铜壶里,用一个专用壶塞把壶嘴塞上保温。
在一个初冬的下午,第一声“油茶”的叫卖声从寒冷的街心弱弱地传了出来。看着像稠面汤、里面带着黑芝麻和红枸杞的面糊糊,怎能称为茶?当时,油茶在中原地带属于陌生吃食,并不为当地人所熟知。刚开始,男人抱着卖不掉就让自己家人喝的心态去做,每天只做半壶。北舞渡是个古镇,每到下午,各种小吃摊周边围满人,但男人热气腾腾的油茶车旁冷冷清清,只有熟人为了捧场才买上一碗尝尝。真的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掉——油茶入口,咸中带甜、甜中带香、香而不腻,喝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
油茶所用食材大多都是炒制的,属于糊状流食,易消化、易吸收,既可当早餐,又可作为下午茶。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每天下午那响亮的吆喝声从东街传到西街,从街里传到街外,油茶后来竟成了北舞渡人的美味小吃。北舞渡人慢慢发现,油茶不但能抓住北舞渡人的味觉,且其营养搭配也适合北舞渡人的体质,不知不觉,油茶在北舞渡成了响当当的名优小吃。
小时候,家里哪个孩子生病不舒服时,母亲就会让父亲去街上倒油茶。我大姨家在北舞渡街上住。每次去大姨家,她就吩咐姨夫给我们倒油茶喝。为了喝油茶,即便是步行,我和弟弟也是每次都争着去大姨家。后来我结婚生子,孩子该吃辅助食物的时候,每天下午我都给孩子倒碗油茶——自然,我也没少喝。
如今,年过半百的我依然对油茶念念不忘。身体虚弱的时候,我会想起油茶;胃不舒服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油茶;想念老家的时候,更是会想起油茶。小时候,油茶给苦涩童年带来幸福,长大步入自己的生活,油茶又给生活带来美的回忆。记忆中的油茶,值得回味——如今,它不仅是一道滋养身体的美食,还是我割不断的乡愁。